点击右上方“注重”,第一时刻获取科技资讯、技能攻略、产品体会,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
不久前,一则新闻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7月18日,西湖景区一辆行进中的电动两轮车(也称电瓶车)无故爆破焚烧,车上的一对父女被烧成重伤,至今仍在医院抢救。
音讯一出,举国震动。消耗除了关怀伤者的伤情之外,也让父女俩引起不幸的电瓶车到底是哪个品牌,忧虑这样的不幸会不会呈现在消耗的身上。对此,杭州市监管部分在在7月19日发布了调查成果,成果显现伤者运用的电瓶车为“CZYMH”,中文名称“迅驰雅马哈”,于2018年购于杭州本地。
(图片来历:钱江晚报)
但事有奇怪的是,雅马哈良久否认了“迅驰雅马哈”品牌和自家的联系,并且雅马哈出品的电瓶车早在2017年现已停产,言下之意则是伤者买到了“山寨产品”。一同,另一则音讯也引起了消耗的留意,本来伤者其时购买电瓶车的时分并非整套购买,而是购买了所谓的“空车”然后自己选装电瓶,而引发爆燃的电瓶听说不到500元。
可以见到,这次的事端并非单纯的质量问题,而是揭开了电动两轮车出售职业的一些“潜规则”,而正是这些环节呈现意外,终究导致了事端的产生。
电动车出售套路多
在小雷的印象中,电池历来都是跟车一同出售,就如智能手机和他们的电池组成。从安全的视点动身,厂商标配的电池往往有着更高的安全要求,并且出厂前必定会有对应的安全测验,至于后装的第三方电池,其质量、稳定性和功用怎么,谁也不清楚。
但在实在商场上,售卖“空车”的店家举目皆是,消耗甚至不用到线下店去逐个探寻,只需在某电商平台上查找“电动车”、“电动车 空车”等关键字,就能发现售卖“空车”或许“裸车”的店家。
但小雷留意到,明火执仗售卖“空车”的店家都不是什么大牌子,消耗比较了解的大品牌如雅迪、爱玛、台铃、新日等等,均没有相似产品出售,消耗只能在他们的官方店中购买包括电池的整车产品。
借此小雷以顾客的身份和电商客服聊了一下,他们表明店肆内的产品全都是整车出售,没有供给分拆出售的选项。但详细原因倒没有说得很清楚。
小雷参阅其他店家发现,他们的裸车价格仅仅为1500元左右,若是挑选配电版别,价格则呈现了较高的提高,比方说调配20A铅酸电池,价格来到了2280元;调配22A石墨烯电池版别,价格提高至2480元,假如用上本钱更高的锂电,那么价格将打破3000元,调配大容量锂电,整车价格将提高至7000元。
可想而知,对电瓶车来说车体自身其实用不了多少本钱,假如单买裸车,1500元左右就能买到相对统筹外形和功用的产品了。但假如和电池打包一同买,那么价格将会直线上升,这时分对一般的顾客来说,“另购电池”好像成为了更合算的选项。
而“空车”选项的呈现也意味着,商场上应该会有一些价格适当有吸引力的电池单品。现实也确实如此,消耗在某电商平台上找到了一些第三方锂电品牌,他们所售的电池产品不可谓不诱人:声称48V65A标准,能让电动车跑160至200公里的电池组,价格不过为2699元(含优惠券)。试想一下调配别的购买的1500元“空车”,那么一套“高功用长续航电瓶车”的置办本钱,也不到5000元。
回头再看电瓶车商家给出的SKU,功用、续航附近的版别整车价格现已来到了6500元(含优惠券),一千多元的差额很难让人不动心。
只不过,价格存在显着优势的独自出售电池必定存在隐忧,消耗最关怀的莫过于质量问题。尽管卖家声称自家的产品是“三元锂”资料,但在安全面前小品牌的产品一直无法令人安心。
针对车电配套出售的工作消耗也咨询了九号公司这边的观点,他们表明自家的产品只要是正规渠道出售,那就必定是依照整车标准来出售。实际上,对正规品牌来说电池容量和装备现已成为重要的SKU,就和电动轿车组成,电池功用直接影响了续航路程和加速功用,简单说便是大电池、长续航版别价格会更高。
难以确保的电池安全
和电有关的技能和功用总是和安全休戚相关,这对轿车职业来说早已达到一致。为了提高安全性,部分轿车企业研制出了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等具有新式结构的锂电电池组,也有许多车企环绕电芯资料(比方磷酸铁锂、三元锂等)进行了广泛研讨。
但实际上,电瓶车(电动自行车)呈现电池坚守、起火等现象的数量并不少,消防部分发布的起火概率为每年十二万分之一,也便是均匀每年2000起。除了这一次的爆燃事情引发社会广泛注重外,不久前主动自行车在电梯内忽然自燃的时刻,也现已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的评论引进到群众视界傍边。
形成如此种种事端,是由于电动自行车的企业不行注重安全吗?那必定不是。相反,头部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往往十分注重电池安全,上一年年末小雷受邀前往雅迪研制总部观赏的时分就了解到雅迪在电池安全方面的布置,比方说研制锂电状况智能检测体系、长寿命安全锂电产品等等,在安全层面下足功夫。
而其他的品牌车企如小牛等,也声称加入了新一代BMS电池维护技能,让电池可以在多种突发状况、极点环境中仍然确保安全。
可以说,头部的电动自行车企业都将电池安全视为重要的目标,由于他们直到一旦产生自燃、燃爆事情,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削弱企业的信赖度,带来可谓毁灭性的公关危机。然而在消耗的现实生活中,电动自行车的产品特性、出售环节等要素总会给电池安全带来影响,这不是一两个车企可以处理的。
首要,在产品层面电动自行车可替换电池的规划是为了便当考虑,但也客观地提高了安全危险。很简单,个人用户可以在商场上购买到第三方出产的同接口电池并装置运用,而这些电池的质量怎么、安全维护是否到位、有没有合格的出厂证明等等无人知晓。
比方这一次的杭州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情,最或许的事端原因便是出在事主购买的第三方电池(据闻以500元购买的锂电,而同标准正规锂电价格遍及在2000元以上)身上。
或许,多发的第三方电池燃爆事情会促进头部厂商加速研讨电池一体化计划,让个人用户拆开电池的难度直线上升。但从利益考虑,市面上白牌、杂牌电动自行车仍占干流,这些车辆出产本钱低、难度低,销量巨大,他们的安全性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次,在购买车辆后车辆是否运用原装电池并没有太多的技能约束,并且电动自行车在二手商场买卖流通比较常见,这些产品或许在二次出售的过程中换上残次电池,而一般的顾客无法感知。
这就涉及到电动自行车办理的难题,在一些城市里电动自行车是需求上牌办理的,但在大多数城市中却不需求。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可以作为一般消费级产品组成自在流通,通过几个车主的手、进行了什么程度的改装并不揭露通明,哪怕在流通的过程中电池或许其他内部结构呈现了安全性问题,最终一任购买者也无法得知。
总而言之,小雷以为电动自行车事端频发,和整个商场较为无序、产品科技含量遍及不高有关。在大多数顾客的认知中,电动自行车都不是高科技产品,技能含量不高,不如轿车那样有严厉且标准的办理制度,也不如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那样有精细的科技加持以监控安全。
但偏偏,电动自行车由于有大容量电池组的存在,其安全危险却要比消耗可以接触到的产品都要高不少。跟着顾客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 小雷以为电动自行车商场很或许会呈现必定的洗牌,除了功用、价格等要素之外,车企们在电池安全层面做的尽力,也会成为顾客考虑选购的重要条件。